脱贫后的李荷不忘乡亲们,除了吸收贾文兵、荣茂堂去鸡场打工外,还招收贫困户外不太富裕的人去干活。
她现在有两个摊点,一个是荷子鸡馆,一个是鸡场,这两个摊位相辅相成,共同巩固提升她的劳动成果,鸡下蛋后,卖一部分,另一部分饭馆用。随着饭馆生意越来越好,鸡蛋柴鸡需求量大增,从而带动鸡场规模必须得扩建。
她原来不想用王金、季洪、田大明,怕村民说闲话。鸡场建好,饭馆正式营业后,就把他们辞退了,为此三人耿耿于怀,经她向三人解释,三条光棍才释然。王金见李荷对他绝情绝意,一咬牙一跺脚,出外打工。他心里对她爱恋有加,只是目前达不到迎娶她的资本,梦想以后发达了,一定向她求婚。
婆婆见李荷经营的买卖兴隆起来,心情愉快了,哮喘愈发轻。婆婆不用李荷伺候,李荷腾出手,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。婆婆见儿媳妇从早晨忙到晚上,建议将王金、田大明、季洪招回来。
婆婆是在饭桌上提出的,李荷笑了一下,说:“您以前对这三个人可不感兴趣了,怎么现在又让我启用他们?”
婆婆喝了一口稀饭,说:“在你建鸡场、开饭馆之际,他们三人是出了力的,咱富起来不能忘本啊。我发现他们三人本质还是不错的,只是没有成家立业,提不起精神头儿。”
李荷微微叹口气,没说什么。
婆婆环顾着室内,说:“有男有女才叫个家,荷子,我还是那句话,有好的,就嫁了吧。有人帮衬着,跟没人帮忙,那是不一样的。”
李荷:“……”
婆婆说:“王金那后生就不错,又有手艺。跟你成一家人,你好好调教一下,保证日子过得错不了。”
李荷脸红了下,低下头。
婆婆笑了一下,已有了主意。
李荷吃罢饭,去了鸡场。婆婆洗完锅,走出家门,朝胡主任家走来。
胡主任不在,他的老婆吃罢饭,碗、碟子在餐桌上摆着,还没来得及洗。王桂圆一见轻易不上门的李荷的婆婆来串门,预感到她有什么事,热情将她迎进来。两人拉了一阵闲篇,婆婆将话题转入正题。
“你弟弟现在在哪儿做活?”
“北京。”
“干什么活?”
“他还能干什么,还是老本行。”
婆婆笑笑:“泥工就不错,挣得多,一天能挣三百多吧?”
王桂圆说:“前几天他跟我聊天,说包工头见他活做得细致,干得又快,特意给他加一百。现在一天能挣四百五。”
婆婆眉眼笑成一堆:“有点手艺就是不一样。”
王桂圆见她问这问那,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啥药,两眼盯着她。
婆婆呵呵一笑:“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,荷子又经营饭馆又要养鸡又要跑外,虽然雇着一帮人,可没人给她拿主意,我想把王金叫回来,当她的助手,不知王金愿意回来不?”
王桂圆做梦都没想到,这个老太婆会说出这一番话,不觉心花怒放,赶忙替弟弟答应下来:“只要李荷愿意,白天没工夫,黑夜也能回来。”
婆婆点着头: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
临走,婆婆叮嘱王桂圆:“李荷要问起,你可别说是我说的。”
王桂圆忙不迭点头:“你当我傻呀。”
送走老太婆,王桂圆从心里往外高兴,她认为婆婆基本能代表李荷的意愿,看来弟弟与李荷的婚事十有八九能成。在婆婆走后不到十分钟,她迫不急待将这一喜讯传达给王金。
远在京郊的王金正在室内铺地板砖,听到姐姐向他传来的消息,心情难以自抑,激动地连话也说不出来。
田大明、季洪在鸡场干得热火朝天,没想到王金推着一车鸡蛋走进窑洞。
田大明怀着敌意:“你来凑什么热闹?”
王金将胸脯一挺,硬气地说:“我是李荷特招的,你俩不过是普通用工。”
田大明上下左右又将他看了一遍,好像看出一点端倪,心领神会笑笑,伸出大拇指:“你将来就是附马爷,我可惹不起。”
季洪浑身不自在。
王金从他俩脸上读出内容,更加坚定要好好表现,争取早日转正,名正言顺走进李家门。
李荷与王金成亲是在中秋这一天。八月十五月儿圆。婚礼的主持人是胡主任。胡主任见内弟一身西装革履,脖子下系着一条鲜红的领带,没有了之前的颓废不振,由衷地对李荷说:“你能把他从一蹶不振中拯救出来,真了不起。要不是你,他真得就毁了。”
李荷身穿婚纱,头发高高挽起,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:“不是我的功劳,而是他幡然醒悟,自我革新的结果。”
季洪虽然吃王金的醋,但他有自知之明,凭自己的长相、家庭条件、本事,远不能与王金抗衡,与其嫉妒恨,不如恭维几句,让这对新人高兴一下,想了想说:“要我说呀,还是党的政策好。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,荷妹子也脱不了贫,王金也去不了鸡场打工,我和田大明还在街上游荡,说一千道一万,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。”
参加婚礼的人热烈地鼓起了掌,掌声过后,人们自发地扭起了大秧歌。令人感动的是荣茂堂、贾文兵也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婚礼,他们虽然肢体不全,听觉欠缺,一招一式,诙谐幽默,逗得人捧腹大笑,将婚礼推向高潮。
一盘银月高高挂在天上,见证了人间美好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