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云从出租屋出来,正要去上班,一个人拦住了去路,她一看,是她们村的小六子。
小六子带有几分欣喜之色:“巧云,终于找到你了。”
巧云冷冰冰说:“找我干什么?”
小六子大言不惭:“搞对象。”
“快拉倒吧。都是一个村的,还不知道你是什么德行。搞也不跟你搞。”巧云连正眼也不看他。
小六子并不恼怒,将脖子下系的领带往紧勒勒,故意亮了亮脚上穿的一双黑色牛皮鞋:“那是老黄历了,我现在混得好极了,每月都有不菲的收入。”
“你有再多的收入,我也不跟你搞。”
小六子见巧云要走,一把拉住,死皮赖脸说:“到我们厂子看看,可比你的针织厂大多了,那里管吃管住,月有月奖季有季奖,干得好还有年终奖,光是奖金,就能顶住你在针织厂干一年的工资。”
巧云一甩胳膊,摆脱了他的控制:“再好,我也不跟你去干。”她抬腕看了看表,“时间不早了,我得赶快去上班。”
小六子见她绝尘而去,摇了摇头,走了。
没有想到的是,巧云晚上下了班回到出租屋,小六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屋门口等上了。她刚转身要走,他一个箭步上前拦住,央求道:“都到家门口了,不让进,不够意思吧。”
巧云想了想,只好打开屋门,让他进去。
小六子进屋一看,哂笑:“够寒酸的,也不置办点家具。”
巧云说:“买那么多东西干啥,搬家也不好搬。”
“搬家有我呀。随叫随到。”小六子自告奋勇。
巧云冷冷地说:“用不起。”
他认真地说:“巧云,我是真相中了你。对于你过去那段历史我不在乎。我想的是成家后,咱们回老家发展,那里要山有山要水有水,办个鸡场也行,养活猪牛羊也行,反正什么挣钱养活什么。”
她嗤之以鼻:“说的比唱的好听。谁不知你是腰软肚硬的人,低头受苦肯定不行。”
小六子讪讪地说:“那是以前你对我的印象,现在到了成家的年龄,不低头干活,怎能把老婆孩子养活圆溜?”
她带有嘲讽的味道: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看。”
小六子说: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”
“嗬,不愧在外头鬼混,也能说出这样的话。”
小六子把小平头一扬:“那是。”
巧云见他潇洒的派头,想起从老家来塞西市最初打工的那一段经历,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。
小六子见对方长时间处于低头沉思状态,以为她在考虑和他合适不合适,眼里迸出希望的火花,过了一刻钟,又见她坚定地一摇头,表现出决绝之色,他的心凉了灰了,浑身也没劲了。
小六子见巧云待答不理,坐一会,悻悻走了。
塞西市旅游景点很多,比如恐龙足迹化石、圣母宫、明代守边大将杨共纪念馆。
休假这天,阳光明媚,清风徐徐,不热不冷,温度适宜,便于出行。巧云的心情也与天气一样好。第一站,她先去的是圣母宫。圣母宫人山人海,挤不过来挤不过去,幸亏有协警疏导交通,才没出现人踩人人踏人的事故。巧云想不明白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,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将自己的理想依托于虚无缥缈的圣母身上?想着想着,她明白了,人们吃饱穿暖了,对生活有更高要求了,圣母就是理想的化身,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,有何不可?她有样学样,在圣母像前点燃一炷香,随着香烟袅袅上升,她双手合于胸间,祈祷身体康健,万事如意。
来到杨共纪念馆,前来凭吊的人少了些。可能杨共是明朝人,离现在久远,人们对他感情淡了些,英雄毕竟是英雄,朝代更替,崇杨敬杨的人在铜像前还是肃穆站立,致以崇高礼节。巧云对杨共的故事耳熟能详,知道他保卫家乡,防守关隘立下赫赫战功,走向前,对着他的铜像,毕恭毕敬深鞠一躬。
巧云搭乘旅游车来到郊外的恐龙脚印景点。恐龙脚印散布在陡峭的凤凰山上,须坐电缆车方能上去,她见人们坐上电揽车上到山顶,欢呼雀跃,迫不急待买了票,体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。
在等待中,她发现表叔也在其例,想起刚来塞西市那阵儿,多亏表叔帮助和引见,才在塞西站稳了脚跟,一步步稳定下来。她快步走向前,向他打招呼。表叔一见是外甥女,也很高兴,跟她热聊起来。
一群人很快坐上电缆车,随着电揽车的上升,离地面越来越高,耳边的风声呼呼作响,人们不时发出惊呼,随着高度的上升,巧云的一颗心怦怦乱跳。她有恐高症,坐上电揽车才后悔。表叔不知何时已将她紧紧拥住,她的恐惧才减轻了些。
上到山顶一看,一块巨石横亘在面前,上面有比鸡爪子大好几倍的印痕,有的人拿出尺子量了量,发出惊叹,想象不出恐龙到底有多大有多重。
表叔把脚伸出去与恐龙爪印比了比,巧云一看,比他的脚还大出半个。讲解员介绍说,由于地壳运动,火山爆发,恐龙遗迹被深埋地下,在高温和密闭的环境中逐步石化。在距今六千多万年,地球板块异常活跃,地球表面有的抬升有的下降。在这个过程中,埋藏在地下的恐龙遗迹被抬升到地表,形成了现在的地质奇观。
巧云听了恐龙脚印的由来,才知道人类在自然界是那么渺小,想到人生苦短,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干出点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