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顺梳理了一遍昨天发生的所有事情,他开始大胆地猜想。
李姜氏不会让他兄长如此大费周章,只为了拖住李顺,好让她害死姬娟。李姜氏对姬娟的敌意由来已久,最近李顺为了姬娟的安宁,两人也没有接触过,所以李姜氏对姬娟的恨不会突然爆发。
而且姬娟出事是在半夜,那从中午开始,就把李顺从李府支走,为了什么?
是某个人要来李府,不能让李顺知道。还是府里有人要出去,不能让李顺知道呢?
如若只是为了一个乐姬。
李顺觉得,以他对姜智赫的了解,堂堂效力副尉还没闲到这个地步。
大胆地推测!
既然姜智赫都牵扯其中,怕不是整个姜氏都参与进来了?
所以说,从昨天下午开始,姜氏就有阴谋!那他们在密谋什么?
姜氏的密谋导致姬娟惨遭毒手,只能说明这个阴谋很可能是被姬娟发现了。所以李姜氏才会毫无预兆地对姬娟下手。
姬娟之死就是李姜氏为了掩盖他们的阴谋。
李顺觉得自己的推测很有可能就是事实。
只可惜姬娟知道内情的姬娟已经被李姜氏害死,而一直在姬娟身边陪伴的灵兮知不知此时,李顺无法前去确认。
因为他如果和灵兮见面一定会给灵兮带去灾祸。
所以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。
李顺放下姬娟之事,为明天上朝议事做起准备。
世朝崔王——崔世成坐在王座上目光巡视两班和文武百官。
明善大夫张允秀上前跪拜,并说道,“王上,蚩蛮一族不断骚扰我国西北边界,掠夺粮食牲畜,不断骚扰边地百姓,放火焚烧房屋,百姓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。还请王上下旨出兵!”
崔王手中也拿着奏请出兵的奏折,神色肃穆。
“大夫所言极是。”刑部参判权昭勇也上前一步也跪拜说道,“王上,外患不可轻视。蚩蛮虽然没有兵戈相见,但是他们不断骚扰我国边界就是在挑衅。如果我们坐视不理,那下一步,蚩蛮就会更加肆无忌惮!”
崔王点点头,他们所说也是他心中所想,可对付蚩蛮并没有出兵这么简单。
此时崔海将军站了出来,跪拜崔王之后有对明善大夫和刑部参判作了一揖道。
“两位大人所言极是。当下的问题是,刚刚整治完南方水患,不论官兵还是百姓都需要休养生息,在此时出兵,怕疲劳应战,士气不振。”
崔海将军此言一出,朝堂上低语声四起。
周围也有人附和。
“人力、物力、财力都无法支撑远途跋涉啊!”
“可是谁忍心西北百姓无家可归、流离失所呢?”
崔王虽然一语未发,但是众臣子所说的每一句话,他都已经考虑过了。
“诸位所说皆有道理。但是寡人是世朝所有百姓的王,不能因为西北偏远暂时威胁不到金都就置西北百姓于不顾!”
崔王威严。此话一出,众人跪拜喊道,“王上千威!王上千威!”
呼喊声回荡在殿内。
声音刚落,通政大夫林庆奎站了出来,跪拜道,“王上,臣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但讲无妨!”崔王说道。
林庆奎站正说道,“王上!诸位!蚩蛮一族必要出兵一战,但又恐士气萎靡。臣下恳请王上亲自帅兵,以振国威!臣下也愿为国一战!”
言毕。殿上即可沸腾。
“万万不可!大夫何出此言啊!王上金龙之躯怎能去蛮荒之地!”
“通政大夫真是异想天开!荒谬之际!”
“王上可千万不能以身犯险!帅兵之事还是交由武将出马!”
众人纷纷指责通政大夫出此荒谬之策,也劝阻王上。
崔王沉思片刻,抬手,众臣子安静下来。
崔王说道,“通政大夫说的并非全无道理。寡人亲自挂帅,上战场杀敌,世朝将士们各个都会奋勇向前,为世朝百姓抛头颅洒热血。何愁蚩蛮不平?!”
崔世成一语恢弘霸气。
众臣子皆不敢作声。有人紧皱双眉,并不看好网上的决定。有人暗暗勾起嘴角,他的目的达到了。
散朝后,文武众臣缓缓退出大殿。三五成群边走边议论刚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一切。
崔海将军走到林庆奎身旁,用审视地目光盯着林庆奎,缓缓说道,“大夫谋划过人啊!可在下听着怎么大夫在王上面前有起哄之嫌?”
“起哄?”林庆奎挑挑眉毛,轻笑一声说,“将军说的是什么话?朝堂之上威严之势,岂能儿戏?何来起哄?”
“世朝忠臣名将不计其数,大夫为何偏偏恳请王上亲自帅兵?”崔海将军逼问到。
此时,敦勇将军姜泉年也凑了过来,拱手向两人行李之后,也加入谈话中。
“在下听闻通政大夫的‘壮举’,心中感佩。您时时刻刻念着西北百姓的疾苦,令人动容!”
姜泉年的虚伪逢迎之话林庆奎怎么会听不出其中讽刺的意味。
林庆奎抬眼看了看走在自己两边的崔海和姜泉年,低声笑道,“怎么?二位是要唯我是问吗?两位亲王派在意王上的安危,做臣子的皆是如此,但是我更在意世朝百姓的疾苦,这——也要问罪吗?”
林庆奎舌战两人,并不惧怕。
兵部参议权昭言听到身旁三人的争论,也靠了过来,参与其中。
“两位将军又何苦对大夫忠君爱国之心疑虑不至?王上有心帅天下之兵平息西北变乱,我等将士理应忠心追随,而不是在这儿跟一介文臣一较口角高下。”
权昭言这句话分明就是向着林庆奎说的,林庆奎并非亲王派,而权昭言作为权派一向是对坐在王位上的那位忠心耿耿,也不知今日,怎么不但没有向着亲王派,反而对一直政见不和的革派伸出援手。
亲王派的两人崔海和姜泉年对视,疑虑不已。
虽然权昭言言语上帮衬了林庆奎,但是这位一向孤傲的通政大夫并没有理睬权昭言。
而是不屑于再为了这件事做口角之争,直接拱拱手,以家中有事为名,拜别后匆忙离去。
崔海将军随和姜泉年同为亲王派,但是崔海将军不喜私底下拉帮结派,勾心斗角,所以并不和姜泉年同流。也匆忙拜别离去。
留下姜泉年和权昭言慢慢走着。
姜泉年看向四周,发现没有人注意到他和权昭言并列而行后,刻意靠近权昭言身边说道,“权将军,我本以为昨日之后,你我就是同路人啊!”